“半老徐娘”是指多少岁的女性?这里的“徐娘”是谁?

“半老徐娘”是指多少岁的女性?这里的“徐娘”是谁?

“半老徐娘”,也叫 “徐娘半老”,用来形容那些虽已不再青春年少,却依然风韵犹存、魅力不减的中年女性。出自《南史·后妃传下·梁元帝徐妃》。

很多人都好奇,“半老徐娘” 是指多大岁数的女性呢?

在古代,由于生活条件艰苦,医疗水平有限,人们的寿命普遍不长。古人常说“三十而立,四十不惑,五十知天命,六十花甲,七十古来稀,八九十耄耋之年”,从这些俗语就能看出,那时活到60岁算是高寿了。

如果把“全老徐娘”理解为60岁,那么按照“半老”来算,“半老徐娘”就是指30岁左右的女性。

而“徐娘”,则是指南北朝时期南梁皇妃——徐昭佩。这其中有一则关于她的风流趣事。

徐昭佩,乃南朝梁元帝萧绎的正妻,出身豪门世家,家族世代为官,祖父是前齐太尉徐孝嗣,父亲是南梁侍中,信武将军徐琨。在当时的社会,这样的家世背景意味着她自出生起,就享受着优渥的生活和良好教育。当萧绎还是湘东王时,两人就正式结为夫妻。只不过,那时萧绎还不到10 岁。

梁元帝萧绎因天生一目失明,内心深处充满了自卑与敏感。在文化繁荣的梁朝,他对世俗的声色犬马并不感兴趣,而是全身心地追求精神层面的富足。他把大量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读书和著书立说上,时常与一群文臣一起研讨经史子集,或是与雅士们交流玄学哲理。在他的世界里,知识和文化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,而后宫中的众多妃嫔,包括徐昭佩在内,都被他冷落了。这种长久的忽视,为日后徐昭佩的故事埋下了伏笔。

由于萧绎一目失明的缺陷,徐昭佩对他一直心存芥蒂,不满和戏弄的情绪也在她心中悄然滋生。每当得知梁元帝要来,她便故意化上“半面妆”等候,以此嘲讽萧绎的独眼,还讥讽道:“独眼只能看半面。”萧绎看到这样的妆容,自然是气愤不已,愤然离去,对她的厌恶和疏远也愈发加深。

后来,萧绎前往荆州任职镇守,此时的徐昭佩青春不再,已然步入中年。在幽深的宫廷之中,她长久地承受着孤独与被冷落的滋味,内心对情感的渴求也愈发浓烈。

有一回,徐昭佩去荆州的瑶光寺烧香,在那里结识了智远和尚,二人很快便滋生了私情。不过,这段感情并未长久维系。之后,她又将目光投向了英俊的年轻男子贺徽,还特意用白角枕写情书来传递爱意,两人如同干柴遇上烈火,迅速地厮混到了一块儿。

没过多久,徐昭佩又对萧绎身边的近身侍从暨季江心生爱慕。她悉心装扮自己,虽说比暨季江年长十多岁,但经过一番浓妆艳抹,依旧身姿曼妙、风情动人。

面对徐昭佩的魅力,暨季江也难以抗拒,忍不住赞叹:“柏直狗虽老犹能猎,萧溧阳马虽老犹骏,徐娘虽老,犹尚多情”。

他用柏直的老狗依然能狩猎,萧溧阳的老马依旧能驰骋,来类比徐昭佩虽然到了中年,却依旧情感丰富、风情万种。这番话,成了“半老徐娘”这个成语的雏形。

然而,纸里终究藏不住火,徐昭佩红杏出墙的丑闻最终被萧绎察觉。被妻子背叛的萧绎怒不可遏,身为一国之君,他怎能忍受如此奇耻大辱?先前,他因忌惮徐家势力庞大,又考虑到儿女的感受,所以一直隐忍不发,只是写些讽刺诗篇来抒发心中的愤懑。如今,儿子已逝,女儿长大成人,夫妻情分已尽,加之自己皇位稳固、势力雄厚,再无后顾之忧,于是立即下旨将徐昭佩赐死。

徐昭佩自尽后,萧绎心中的余恨仍未消散,他特意作了《荡妇秋思赋》一文,谴责徐昭佩的淫荡行径,并将她的尸身归还给徐家,声称这是“出妻”的表示,以泄心头之愤。至此,二人的孽缘终于画上了句号,徐妃的风流生涯以这样一场悲剧告终。

从此,“徐娘半老”一词,便用来形容那些年岁虽长却依旧保持着独特魅力风韵的女性形象,隐含了对女性内在气质和成熟韵味的赞美,略显轻薄之义。

风雨相关